目前分類:重要的小事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傢伙出生第11天,生產那天的記憶已如遠古時代般飄渺,產檯上信誓旦旦說這麼痛不可能會忘記的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其他人會願意繼續生第二胎,趁著還有記憶的時候,來說說荷蘭懷孕生產的這些那些。

之前有朋友問我在台灣生好還是在荷蘭好,我從來沒有生過、也沒有經歷過台灣的懷孕相關醫療體系,第一次生產就在荷蘭,所以其實無從比較起,只是想起不久前台灣熱烈討論的溫柔生產議題,想寫點什麼和大家分享,在荷蘭生產的流程細節,別的部落格已經寫過了,我就不多做贅述,簡要來說,發現自己懷孕之後,首先通知家庭醫生(huisarts),之後挑選助產士(Verloskundige),然後預約產後照護的公司(kraamzorg),這些除非有意外狀況,費用保險都會給付,所以選定之後要記得通知保險公司。原則上超音波只會照三次,12週、20週和32週,其他產檢則是都和助產士碰面、生產時也都是助產士負責,基本上孕程順利良好的話,從頭到尾都不會遇到婦產科醫生。

文章標籤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知道自己懷孕的過程充滿波折,一開始驗孕驗不出來,以為自己只是生理期晚了,還按照往例吃了當歸黃耆活血(大忌來著),中間意思意思滴了幾滴血,後來怎麼看都不對勁,前前後後驗了快要超過十根驗孕棒(顯示為新手焦慮),才稍微肯定自己似乎是懷孕;但出血狀況一直未停,跟家庭醫生連絡後,立刻被轉診去婦產科,來回抽了幾次血、做了比別人多次的超音波,醫生的答案從初期不穩正常現象、改成大概是空包彈、改成應該是會隨時流產(還把緊急電話給我,要我們大出血的時候立刻飛奔去醫院),身處不實興任何人為介入安胎的低地國,我們只能學著放手、學會接受上天自有安排,心焦算著日子等門診的時間,準備好聽壞消息的心理建設做得太全,終於得到正面肯定答案的那天,看著只是胚胎的寶寶穩定心跳,一時反應不過來,直覺反應是淡然一聲,阿,醫生你確定嗎?(荷蘭醫生帥氣回答:你們確不確定我不知道,我是確定的。)

要當媽媽了,我反覆對自己說,要當媽媽了。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旅歐攝影師張雍先生說:現在台灣的大學生,過‧太‧爽!(加重語氣) 在太安逸的環境裡,你只能去拍下午茶吃什麼、或是去華山之類的地方外拍,只專注於「品味」,而不去關注社會上正在發生的「現實」,比如美牛。你其實可以去別的地方,去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我常常覺得,這幾年回來台灣,我像是一個從自由國度回來一個封閉的國家,告訴大家,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好,但事情怎麼會這樣呢?問題在於,台灣的年輕人太懶,媒體又太聰明。當你欠缺企圖心與對資訊的「飢渴感」,無法與世界同步,你不知道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你就會讓媒體催眠、主宰你,誠懇的東西消失了,你不思考,你就會被這些東西掏空。

我無法確定台灣現在的年輕人怎麼樣,畢竟已經離開環境太久;對於大人老是動不動拿年輕人開刀也頗為反感,我甚至不覺得年輕人太懶又或者媒體太聰明,我覺得是主流媒體太懶,而掌權的"大人"太聰明,聰明地不停消費年輕人,拿著整個攸關未來發展的人力社會成本,去賠他們現在日夜積累的個人資本。隔著歐亞大陸讀台灣的新聞,常有一種荒謬的黑色喜劇感,那些被詮釋演繹為全民為之瘋狂的頭條,充其量不過是市井八卦,而那些真正值得媒體論述的,總落的沒有發聲管道的下場。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隱隱約約覺得將來要用到的人不多,但心想每個前輩都鉅細靡遺的將過程記錄下來,讓我這個後輩得以在和各官方機構周旋時,有那麼點讓心情安定的憑證,雖不知道哪天會幫助到什麼人,就還是寫一下好了,結論是,結婚好麻煩、好傷本。

首先是在希臘我們採取的是東正教的教堂婚禮,需要準備的證件和前輩多數公證的文件不同,流程如下:

文章標籤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沒有要寫政治文的意思,意見跟我不和拜託不要動氣)

我時常覺得自己把所有對於政治的狂熱在高中時期就用完了,那時候我每天看新聞,這個那個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做了哪些好事一清二楚,經常在晚餐桌上發表高論,然後假裝老成的搖頭嘆息,當時還沒有國家意識,那個年代的教育沒有教這些東西,初中歷史從史前時代講起,地理還在背中國鐵路,高中自然組不來文科這一套,所有畫面都停在第一屆民選總統的新鮮。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線上信用卡
1.台灣世界展望會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ck Wercter 

我從來不是音樂咖;沒有搖滾的青澀歲月,沒有叛逆的龐克時期;不曾在KTV裡搖擺沉醉,出手購買的音樂連個抽屜都裝不滿,對音樂開化得晚,態度近乎隨便,從不仔細研讀歌詞,不在意作詞作曲製作甚至主唱人,只要不至干擾思緒,背景什麼旋律完全是個無所謂,檯面上叫得出名字的流行天團,檯面下有眾多支持者的獨立音樂,都是05年出國之後,配著文化衝擊,開發新世界般的才終於在腦海心底爆炸開來;因為晚、因為慢、因為害怕來不及,蒐集的音符多到要用外接式硬碟來承載。音樂祭之於我,是教育意味濃厚的朝聖。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前面講了,抽菸這件事情本身我沒什麼意見,我覺得在資訊這麼通達的今天,這個行為,或任何行為,完全是個人意志的自由選擇,這也是為什麼在私領域裡,政府、或任何其他單位,都沒有伸手干預的權利。

幾天前和朋友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同時在討論現在菸草包裝上都要放的噁心圖片,關於這樣的手法,我自己覺得是太過了,誠然,這和動物福利團體,要求在皮草商品上,張貼動物血肉模糊的屍體一般,是一種非常荒謬的、不尊重消費權益、完全侵犯個人意志的行為,是會被抗議的。之前的論文寫的是反皮草,像這樣驚悚的畫面,是的確具有效果且很多團體愛用的,只是分析結果同樣也說,像這樣極端的方式,更可能引起焦點模糊或過度極端的反效果,其實,放這樣的照片,一點都不能阻止已經養成抽菸習慣的人抽菸吧,就如同這樣的血腥,並不能阻止人們吃肉一樣,從社會行銷的角度論,只說明了現有行為的壞處,卻沒有提供改變行為的誘因、也沒有替代方案的說明,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開始說之前,想先解釋一下自己的立場,梅格曾經非常厭惡菸味,是十公尺內有人抽菸就會瘋狂皺眉不能清喉嚨的那樣厭惡,踏進層有人抽菸的環境,也會卯起來咳嗽這樣的嚴重;然而,我也曾經癡迷於捲菸草紙、吞吸吐納的慣性動作,看著乾癟細長的紙捲,一點點消失在迷濛星火中,異常迷戀,是以這樣的跨界且不想被甚麼東西控制著的堅持,我沒有上癮,也沒有拒絕,我依然討厭渾身菸味,可在對的場子,依舊和朋友窩在沙發吐著菸圈喝酒(李爸爸媽媽,請假裝甚麼都沒看到)。

所以大可不必把[你們沒抽菸的不懂啦]這大帽子套在我頭上,但也不並不打算急忙忙的拍手叫好,雙手贊成執法,我想先說的,不是抽菸本身,是禁菸法這件事。且讓我們就事論事,而在論事之前,我想先說點關於社會行銷,阿,我好囉嗦。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反菸法上路,是條最近很難錯過的台灣頭條,報導的標題寫著[難道抽菸的人沒有人權嗎?],內文在講瑟肅在冷風中的菸友,是如何的無法適應新規範,當然其他還有許多法條是怎樣的不完整、不合邏輯、如何鑽漏洞的討論,關於這部分,末了再說,我想先講講自己經歷過的,2006年蘇格蘭執行禁菸法的狀況。

背景是這樣子的,17/12/2005蘇格蘭國會通過菸害防治法(Smok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cotland) Bill),法令的重點在於所有公共密閉空間,包含餐廳和酒吧都禁菸,法令在5/08/2006通過皇室認可,在2006年的三月二十六日早晨六點開始實施。媒體約莫從2005年底,推動反演條例團體終於成功將反菸法加入議程之後開始報導。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物園的動物福利,本來就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塊,假若動物園存在的目的,在於負起教育和保育之責,在於利用有限資源對原生保育動物進行復育,在於利用展示場地,教育民眾關於所有動物保護的知識,請問把熊貓和白老虎千里迢迢從原生地搬到濕冷的台北或濕熱的高雄,目的到底是什麼?

看到新聞忍不住非常生氣,先講已經沸騰很久無法阻止而胡先生又積極運作想要引進更多的熊貓,請問原生地四川的天氣跟台北動物園到底是哪裡像了?早期動物園引進許多外國進口的動物,一說是因為資訊不發達,總是要親眼見到了,才能達到對於民眾進行教育的目的,過去的動物福利概念也不通達,就算了我們不計較,無尾熊的事情就算了,請問這對熊貓是怎樣?四川的熊貓復育計畫,本來有非常完整的規劃,是有計畫的、階段性的,準備放養回山林,是以保育的大前題在規劃,請問木柵動物園是打算他們幾歲之後,把它們放回哪座山?請問木柵動物園,是打算如何有效的提供兩隻熊貓所需大量的活動空間?希望兩隻熊貓能夠盡快產出後代?台灣本來就不是熊貓的原生地,請問是憑著哪一點理論要在這邊做復育的工作?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應該跟政治扯上關係。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謝謝大家的關心,梅格在暴動開始之前離開雅典,並且慶幸人在那時事情並沒有發展到這個地步。

關於希臘人的天性,那些動不動就要罷工上街頭的習性,因為沒有全盤了解,並不想輕易的就下結論,P先生試著從他的立場同我解釋了很多,關於這整件事情如何讓人覺得哀傷,即使已經習慣了所有的示威集會,但像現在這樣尺度和規模的暴力舉動,就算對他來說也是前所未見,因為現役軍人的身分,軍方也加強安全控管就怕暴民一個失控,象徵權力和政府的身分會被因而波及,然後在這個時候,看著他長大的叔叔心肌梗塞,在家裡昏倒之後送醫不治,過世了,明天P先生想辦法請假希望可以趕回雅典市區奔喪,但根據線再失控的程度,他沒有把握能不能回到雅典市區,我在電話這頭,什麼話都說不出口,只無能為力的心焦。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十八歲之後養成定期捐血的習慣,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和動機,總覺得一切都發生得理所當然,出國之後的習慣沒有影響,反而發展出一種蒐集各國捐血情報的形態。荷蘭和英國一樣,除非有什麼特殊狀況,只要通過捐血審核的人,一律都是500c.c.,和台灣女生通常只捐250而男生才捐500的區別的不同,然而在荷蘭,男生一年可以捐四次,女生只能捐三次,以目前的經驗來看,蘇格蘭在捐血的規定上,算是最沒有男女差異的。

在荷蘭的捐血程序是這樣的,捐血主要由一個叫做Sanquin的醫療機構負責,必須先在網路上登記想要成為捐血人,表格是英文的不用擔心,其中需要填寫欲捐血的地點,在該會網站上,可以郵遞區號來查詢最方便的選擇,填寫好之後約莫兩個工作天,會收到一張登記成功的通知,內容是荷文,上頭有一串你個人的編號,基本上就是要你打電話到中心預約面談的時間,打電話講英文就可以了,需要告知對方編號號碼,阿姆斯特丹的捐血中心開到晚上八點,所以就算白天要上班也沒有問題的。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圖片來源:官方網站)

這是我在荷蘭看的第一部電影,Meat the Truth,沒有拼錯,中文我擅自翻稱做食肉的真相(註一)。所以說一切都是因緣巧合天註定的,我每個禮拜定時收到文化小報,隨時追蹤英語發音或字幕的電影,結果最後竟然是以一部荷文紀錄片拉開所有序幕,是,是荷文,還沒有配字幕。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