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懷孕的過程充滿波折,一開始驗孕驗不出來,以為自己只是生理期晚了,還按照往例吃了當歸黃耆活血(大忌來著),中間意思意思滴了幾滴血,後來怎麼看都不對勁,前前後後驗了快要超過十根驗孕棒(顯示為新手焦慮),才稍微肯定自己似乎是懷孕;但出血狀況一直未停,跟家庭醫生連絡後,立刻被轉診去婦產科,來回抽了幾次血、做了比別人多次的超音波,醫生的答案從初期不穩正常現象、改成大概是空包彈、改成應該是會隨時流產(還把緊急電話給我,要我們大出血的時候立刻飛奔去醫院),身處不實興任何人為介入安胎的低地國,我們只能學著放手、學會接受上天自有安排,心焦算著日子等門診的時間,準備好聽壞消息的心理建設做得太全,終於得到正面肯定答案的那天,看著只是胚胎的寶寶穩定心跳,一時反應不過來,直覺反應是淡然一聲,阿,醫生你確定嗎?(荷蘭醫生帥氣回答:你們確不確定我不知道,我是確定的。)
要當媽媽了,我反覆對自己說,要當媽媽了。
從來沒有特別喜歡小孩,看到嬰兒不會自動切成幼兒模式,沒有對任何兒童講過娃娃語,始終不明白為何一看到小朋友的臉,車子不能就說車子,一定要說車車。相對於p先生對小童的熱愛和期待,每次看他和小朋友互動得開心,我總是陪笑著,保持有點抽離的漠然;所以嘴巴上說是婚後要準備懷孕,卻也沒有認真在執行,什麼基礎體溫排卵期都沒在管,儘管家母每週來電殷殷催促(是說排卵一個月就一次,每個禮拜都問也不會懷得比較快),雖然被問得很煩,不可避免的心裡有些壓力,卻也依舊無所動搖,順其自然的徹底;就在幾乎要被懷疑我們夫妻倆是否不孕的時候,我懷孕了。
終於穩定了的那天,像是說好似的,我開始噁心想吐胃口全失,上網買了一本傳說是懷孕聖經的百科,怎麼也提不起勁看,反倒是p先生一如預期的充滿熱情(整個人只能用眉飛色舞來形容),早早每頁詳讀畫滿重點(然後睡前會花十分鐘幫我做分析彙報,噗哧),代我安排所有產檢和任何需要和外界連絡的事宜,細心調查打聽了所有在荷蘭生產的注意事項,產檢從不缺席,問得問題比我還多還精準詳細(要是荷蘭有媽媽手冊大概也會是他在填寫),除了原本就多半是他負責的家務,還自然的接手我本來唯一要負責的煮食,然後每天交代我休息,什麼都不要做就休息,我一邊跟他說我是懷孕不是生病,一邊非常專心的(因為沒有別的事要做了)想著當媽媽這件事。
我猜想自己對當母親沒有期待是因為獨立慣了,從小到大自我要求把事情做好的最大動力,就是可以阻止別人念我,尤其討厭旁人管我做事的章法,也沒有習慣去插手他人的生活,每次被詢問人生規劃的意見,最常出現的直覺反應,大概是兩手一攤,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阿";現在突然要去負擔另外一個生命,不免有些心驚,儘管p先生對我擔任媽媽這樣的角色深具信心,我始終不覺得自己是生養管教的最佳人選,自我說服的這些日子,我像是突然接手大型企劃一般,索性把需要注意的事項一一名列,孩子還沒生出來,這些當然都只是想像,只是使用手冊先寫好,總是心安多一些。
親愛的孩子,
目前為止我為妳做的不多,仔細想想還真沒有,鬱金香國度的醫生崇尚天地自然百無禁忌,我以此假為聖旨奉為圭臬,儘管妳遠在台灣的外婆諄諄叮嚀,我生活恆常飲食依舊,與此任性相比,妳已給了我很多;有妳之後,面對任何原本會讓我頭皮發麻、心生退怯、萎靡不振的狀況,我都跟自己說,這點事情都做不了,以後怎麼養小孩,然後我便能瀟灑的、承擔所有嘗試過後的或好或壞,謝謝妳,讓我勇敢。
親愛的孩子,
儘管旁人給了我很多讓妳聰明的胎教方子,我們只希望妳健康,然後在成長的過程裡,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我們沒有辦法什麼都教妳,畢竟爸媽不是什麼都會,也沒有辦法一直保護妳,世界上沒有超人這種東西,更沒有辦法給妳完美的人生,在我們活著的這個世界裡,追求完美就像拿自己的頭一直撞一面不會倒的牆註一,我只期待自己能教妳良好的道德觀、對世界寬容,像是妳的外公外婆祖父祖母當初教給我們的那樣,即使日後妳會發現,很多時候,是非對錯都是相對不是絕對。
最後,
親愛的孩子,
不要因為爸爸心地柔軟就拿翹,不能因為爸爸給妳很多的愛就騎在他頭上,他有媽媽這麼一個女王要應付,概已足夠。
註一:拿頭去撞一面不會倒的牆,是噗友對博士生涯的精準描述,足以拿來當任何莫名人生目標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