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的動物福利,本來就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塊,假若動物園存在的目的,在於負起教育和保育之責,在於利用有限資源對原生保育動物進行復育,在於利用展示場地,教育民眾關於所有動物保護的知識,請問把熊貓和白老虎千里迢迢從原生地搬到濕冷的台北或濕熱的高雄,目的到底是什麼?

看到新聞忍不住非常生氣,先講已經沸騰很久無法阻止而胡先生又積極運作想要引進更多的熊貓,請問原生地四川的天氣跟台北動物園到底是哪裡像了?早期動物園引進許多外國進口的動物,一說是因為資訊不發達,總是要親眼見到了,才能達到對於民眾進行教育的目的,過去的動物福利概念也不通達,就算了我們不計較,無尾熊的事情就算了,請問這對熊貓是怎樣?四川的熊貓復育計畫,本來有非常完整的規劃,是有計畫的、階段性的,準備放養回山林,是以保育的大前題在規劃,請問木柵動物園是打算他們幾歲之後,把它們放回哪座山?請問木柵動物園,是打算如何有效的提供兩隻熊貓所需大量的活動空間?希望兩隻熊貓能夠盡快產出後代?台灣本來就不是熊貓的原生地,請問是憑著哪一點理論要在這邊做復育的工作?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應該跟政治扯上關係。

我一直想起愛丁堡動物園入門之前的招牌,是一個亞洲象的大型模型,前面牌子寫著,因為愛丁堡動物園無法提供良好顧及其福利的環境,因此本動物園沒有大象。請問台灣的動物福利什麼時候才會追上這個指標?動物園的努力當然也是有的,穿山甲的復育真的非常值得肯定,只是在其他問題都沒有解決之前,在黑熊和灰狼因為圈養而出現行為障礙都還是無法克服的事實時?請問還要讓多少動物承受多少苦痛?當然不能先入為主的說台北動物園無法提供良好的輔合動物福利的環境,問題的關鍵在於,動物本來就不該離開原生地,尤其是打著保育旗幟的時候。

接著講白老虎,源自印度的野生白老虎,很早之前就已經不復見,簡單說,是老虎界中的白子,要同時有成對隱性基因才會出現,除此之外和其他老虎無異,大量復育白老虎,和保育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只是為了增加門票收入罷了,目前全世界的白老虎都是人工養殖,為達成目的,而不停的近親交配,近親繁殖容易引來其他更多的遺傳疾病,早在六福村還養著白老虎的時代,就已經被動物保護團體大量抨擊,而力促改善,請問壽山動物園現在是怎樣?

我明白小朋友到動物園都會很開心,熊貓真的很可愛,白老虎真的很美麗,但是,請問這樣完全不必要,非常自私的、營利至上,甚至讓荒謬政治議題凌駕於動物福利之上的事情還要進行多久?

延伸閱讀:
增進動物福利,動物園的新聞稿
白老虎悲歌(2004年的新聞)
動物園圈養不見得是最好的復育方式
關於白老虎的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gg 的頭像
    magg

    聽見鬱金香

    ma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